|
陳君石院士率團隊歷時7年“掘金”吳忠,普通胡麻油變身高檔健康亞麻籽油來源:2020年9月13日 寧夏日報客戶端 記者:張國長 9月12日,寧夏吳忠市金積工業園區。 經過壓榨、精煉、罐裝、封箱,又一批冷榨高端亞麻籽油在罐裝線上生產完畢。“這批產品主要送往福建廈門市連鎖商超。上周國內商超已經訂購了300噸冷榨高端亞麻籽油。”生產線上的技術負責人說。 2014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與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榨油企業吳忠市興達糧油有限公司結緣,開啟了中國亞麻籽健康產業發展的新境界。 科學家:鐘情于寧夏獨特資源 2014年7月,陳君石來到寧夏吳忠市,考察亞麻籽油(當地稱為胡麻油)生產。當他了解到亞麻餅(油渣)的使用去向后,搖著頭遺憾地說:“這么好的資源都浪費了,讓你們喂牛了。”當時寧夏的壓榨方法是1噸亞麻籽出30%多的油,剩余60%多是油渣,賣給牛場當飼料。 陳君石說:“亞麻籽全身都是寶,榨油后的亞麻籽餅還有多種營養物質,沒有利用太可惜了。”亞麻籽產業要發展壯大,必須提高亞麻籽油的質量和營養價值,并且開展綜合利用,給市場提供更多新產品。 經過陳君石與江南大學王興國教授的認真討論,2017年1月,陳君石在吳忠成立了自己唯一的一所院士工作站——寧夏亞麻籽產品及蛋白科學研究院士工作站,王興國教授為工作站站長,依托的企業由“興達糧油”更名為“君星坊”。同年10月,“君星坊”與江南大學成立了亞麻籽深加工聯合研發中心,主攻亞麻籽的深度研發,推動中國亞麻籽健康產業,助力健康中國。 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點金之手” 升級研發悄然進行,市場布局緊鑼密鼓。“再好的產品,打不開市場就是白干。”陳君石是務實的科學家,他站在全產業鏈的高度指導著新產品研發、生產、營銷,合理布局,穩步向前推進。 2017年,高營養、高穩定性的亞麻籽制油技術進入應用期,多個新產品上市; 2018年,高活性的亞麻籽營養膳食補充添加劑上市; 2019年,亞麻籽蛋白、天然營養物制備提取技術進入攻關期。 2020年,亞麻籽醬和代餐產品“下線”。 依托科技創新驅動,“君星坊”的12個重要新型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據重要位置。“舉個例子,過去5升的低端產品胡麻油賣80元,現在高端亞麻籽油賣180元。其他深加工產品價值提升空間更大。”寧夏君星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少斌說。 轉型前企業每年胡麻油收入超不過2000萬元,而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1.05億元。“君星坊”新型亞麻籽油小包裝產品市場已輻射到全國22個省,開發地級市經銷商130家,同時也入駐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展開線上銷售。適度精煉工藝生產的一級亞麻籽油與全國油脂龍頭企業益海嘉里集團、山東魯花集團開展合作。營養膳食補充劑與完美、無極限、綠瘦等保健品企業洽談合作。 近日,第四屆中國亞麻籽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產銷對接會在吳忠舉辦。一天之內,“君星坊”和國內各油脂企業及食品企業簽訂戰略合作意向金額達5000萬元,完成訂貨打款700萬元。 機遇撲面而來。“君星坊”加大技改擴建力度,今年建成年產5400噸冷榨亞麻籽油示范生產線一條,在建年產600噸濃香亞麻醬示范生產線。 “君星坊”通過科技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初步實現了打造中國品質,國際標桿,引領和推動中國亞麻籽產業不斷轉型升級。”陳君石說,院士工作站將持續開展關鍵性和共性技術的研究以及健康新產品的研發,帶動區域產業集群發展。 全產業鏈雛形:“直面”機遇與挑戰 科學探索,永無止境。科技創新讓“君星坊”變得強大,2019年一躍成為中國亞麻籽油加工企業十強。 2018年,“君星坊”承擔“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亞麻籽脫皮低/適溫制油關鍵技術示范項目》; 2019年,“君星坊”承擔寧夏回族自治區研發項目《亞麻籽餅粕開發功能性亞麻籽粉技術研發項目》; 2020年,“君星坊”參與起草修訂《亞麻籽油》國家標準和《亞麻籽餅、粕》行業標準(已發布); 至今,“君星坊”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項,申報發明專利11項,取得實用新型專利27項。 先后建立了兩個重大標準、構建了兩個重要體系,攻克了3個難題。 科技創新驅動著企業轉型發展,孕育著寧夏高值化亞麻籽產業的誕生!但國內亞麻籽原料供應短缺的挑戰依然嚴峻。 馬少斌分析說,全國每年共生產40萬噸亞麻籽,“君星坊”就使用了5萬噸。雖然“君星坊”以訂單形式全力收購本地和周邊原料,也建立了原料基地,但因產量低,只能滿足20%的需要,80%的亞麻籽原料由國外進口。 陳君石表示,“亞麻籽種植、加工、市場銷售已經具備全產業鏈的雛形,原料受制于進口太有風險了,我們需要自給。需要培育優質亞麻籽種子,從源頭上解決原料問題,讓干旱帶群眾能夠脫貧。” 一批科學家和企業家,正在寧夏獨特資源的科技創新、市場開拓之路上,未雨綢繆,傾力打造以亞麻籽產業為核心業務的中國健康產業。(寧夏日報記者 張國長) 編輯:陳華 |